网站名称4

热门手游

广交会观察:中国食品“出海”升级 深加工、品牌化成新优势

  • 发布:
  • 人气: 2769
  • 评论: 88
安卓下载

应用介绍

广交会观察:中国食品“出海”升级 深加工、品牌化成新优势

  中新社广州11月3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“中国有很多质量很好的产品,我来这里是为了获取新想法。”采购商阿韦尔克·阿卜杜勒卡迪尔·萨利赫(AWELKER ABDELKADIR SALIH)在广交会食品展区内指着一款口香糖产品表示,“我想从企业那里了解更多细节,我认为可以达成合作。”

 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正在广州举行,食品和特色农产品企业凭借优势产品与创新举措,让“中国味道”成为传递文化温度的鲜活载体,赢得境外采购商青睐,不少采购商带上纸笔和计算器询盘。

  “这是我们首次在广交会设立专柜,没想到收获这么多订单。”韶关市曲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细升表示,作为“马坝人”故乡和“石峡文化”发祥地,曲江区此次带来食用菌系列、马坝油粘米、罗坑茶三大农特产品。截至目前,本届广交会已收到波兰、新西兰等地订单总额超1500万美元。

  据黄细升介绍,曲江区是广东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及产量最大的县区,真姬菇、白玉菇、杏鲍菇是当地主要出口产品,“我们拥有自主种子资源和品牌,其次水土条件优越,保障产品的天然品质。而在食用菌方面,我们不仅注重种植,还发展深加工,例如,将菇类系列加工成包点、饺子、虾饼等即食产品,提升附加值”。

11月3日,广交会上的食品出口企业凭借优势产品与创新举措,吸引境外采购商前去询盘。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摄

  “通过这些天与境外采购商的对接,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产品标准要求非常高,尤其关注配料的纯净度。”韶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秘书长李国腾表示,针对海外市场对精细化、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与部分国家对原生态的偏好,企业将在提升附加值与满足多元需求间寻找平衡,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。

  食品罐头国际供应商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头攒动。“我们的蘑菇罐头、荔枝罐头、玉米罐头等连续多年出口量居前列,产品已出口至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法国、俄罗斯、西班牙等国家。”该公司外联三部副经理吴春秀表示,本届广交会外商数量明显增多,尤其是非洲和中东客商,“展位连续两天爆满,成为参展期内闭馆较晚的参展商之一”。

  “海外市场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度显著提升,现在外商很愿意尝试新品。”面对海外市场新需求,吴春秀指出,健康化、多样化、定制化成为主流趋势,企业正根据需求开发低盐产品、水浸金枪鱼及茄子等蔬菜类罐头。凭借多项国际认证,企业已打通全球多数市场准入,而且引进智能制造系统,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。

11月3日,广交会上的食品出口企业凭借优势产品与创新举措,吸引境外采购商前去询盘。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摄

  “目前,海外对零食的需求呈现三大趋势:低糖、绿色环保,以及结合玩具或拼图的儿童智力开发类产品。”广东斯威特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汉麒介绍,“我们重点推广儿童智力开发类糖果和大健康零食,订单量很可观。”今年前三季度,公司出口额与去年基本持平。但随着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及国际局势向好,预计年底将实现小幅增长,整体出口形势向好。

  在广交会的平台上,企业不仅收获订单,对中国食品“走出去”的路径也有了深刻思考。在吴春秀看来,中国食品行业应该打造自有品牌,并且开发符合当地口味和消费习惯的产品,“通过本地化创新和品牌建设,中国食品有望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突破”。

  在刘汉麒看来,中国食品企业应着力构建核心竞争力。“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创新,我们拥有自主专利,在口味、设计上保持前沿。”他说,目前该公司在俄罗斯以及南美地区推广自有品牌,未来将从小型零售渠道切入,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力。(完)

本文链接:http://linksoaiwc.kujyw.com/news/048139562.html

相关应用